近期,养鹅地区常见一种由腺病毒引起的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。该病主要发生于雏鹅,日龄越小易感性越高,死亡率也越高。30日龄前,死亡率可达25%~75%,给养殖户带来的损失较大。
一、临床症状
精神萎靡,食欲不振,叫声不洪亮,羽毛松乱,两翅下垂,嗜睡;排稀便,夹杂有黄色或黄白色黏液样物质,部分雏鹅排出的粪便呈暗红色,肛门周围羽毛潮湿粘满粪便。病鹅行走摇晃或站立不稳,间隙性倒地抽搐,两脚朝天乱划,最后消瘦,极度衰竭,昏睡死亡,死亡雏鹅多数呈角弓反张。
二、剖检变化
病变主要在肠道,各小肠段明显充血和出血,黏膜肿胀,黏液增多。小肠后段出现包裹有淡黄色假膜的凝固性栓子(见图1、图2),类似“香肠样”病变(与小鹅瘟相似),栓塞物与肠壁不发生黏连,最初这种栓子直径较小,大约直径0.2厘米,长度可达10厘米。随着病程时间的延长,栓子越来越长,有的可达30厘米以上,直径可达0.5~0.7厘米,使小肠外观膨大,比正常大1~2倍,肠壁菲薄。没出现栓子的肠段严重出血,黏膜面成片染成红色。
此外,可见皮下充血、出血;胸肌和腿肌出血呈暗红色;有的心外膜充血或有小出血点;肝脏瘀血呈暗红色,有小出血点或出血斑,胆囊明显肿胀,扩张,体积比正常大3~5倍,胆汁充盈,呈深墨绿色(见图3);肾脏充血或轻微出血,呈暗红色。
三、防制措施
1、平时应注意不从疫区引进种蛋、雏鹅和成年种鹅。有该病的地区可使用疫苗进行免疫。
(1)种鹅免疫:在种鹅开产前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-小鹅瘟二联弱毒疫苗,进行两次免疫,在5~6个月内能够使后代雏鹅获得母源抗体的保护,不发生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和小鹅瘟,这是预防该病最为有效的方法。
(2)雏鹅免疫:对1日龄雏鹅,使用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弱毒疫苗口服进行免疫。
2、发生本病时可用本公司的疫热宁加肠安拌料(500公斤料用1公斤疫热宁、5公斤肠安),南农泰宁饮水(150公斤水用1瓶),可获得良好治疗的效果。